第 132 章 线索(第2页)
“怎么了?”沈妤偏着头问。
二丫垂头道:“我记得这个日子,我爹娘就是同绪十五年六月底死的。”
沈妤爱怜地摸了摸二丫的头发,二丫抹了抹眼泪说:“原本说六月底来赈灾呢,我和爹娘都盼了好久。”
绿药也坐下来,趴在桌上问:“不是有赈灾么?那你爹娘都是饿死的呀?”
问完发现自己在揭人伤疤,赶忙捂住嘴,“我随口问的,你也不用回答。”
二丫却边点头边掉眼泪说:“赈灾是有的,就是给的吃的不够,一家三口才一碗粥,还不够一个人吃,我爹娘都给我吃了,然后他们就……”
二丫瘪了嘴想哭。
绿药戳到了二丫的痛处,赶忙拿了块点心给她,“你看你现在什么都不缺,主子对你也好,你爹娘知道了肯定很开心。”
二丫接了点心,点了点头。
“那后来呢?”绿药撑着下巴问。
“后来做买卖的陆氏来赈灾了,给了好些吃的。”
绿药和沈妤对视了一眼。
二丫继续说:“我听人说盛京可好了,所有人都可以吃饱,我就跟着流民上京了,我太小了没人买,讨不到饭吃,不过我运气好,管家看我可怜将我收进来了。”
三年前二丫才八岁,孤身上京求生,也是难得。
“是真可怜啊。”绿药感叹道,看向沈妤:“是吧公子。”
沈妤皱眉沉思,喃喃道:“陆氏赈灾……”
她忽然问:“你家乡是不是在永安?”
二丫眼睛一亮,“公子你怎么知道?”
沈妤当然知道,当年永顺闹了旱,颗粒无收,出了好些流民,朝廷赈灾的粮饷杯水车薪,许多地方都开始易子而食。
永安永安,多讽刺的名字。
沈妤那时在边关也听到了消息。
陆氏之所以做得这般大,是因为它有个好名,年年都在接济贫民,年年都在布施,同绪十五年也是一样。
沈妤记得那年她还写信央求外祖母,将她的零花钱扣了买粮食给灾民。
“永安”,沈妤在纸上落下二字,就在齐昌二字的旁边。
看着并排的两个地名,沈妤眉心忽然皱了皱,“绿药,拿舆图来。”